卡瓦菲斯继续起作用
2009-09-20 22:34:15| 分类:
日记及书信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从他位于市郊附近的村子
那小贩来了,浑身上下
仍满是旅尘。他“香油!”“树胶!”
“最好的橄榄油!”“头发香水!”
沿街叫个不停。但到处是喧嚣、
音乐、游行,谁听得见他?
人群推他、扯他、冲击他。
他完全被弄糊涂了,他问,“这里发生什么事呀?”
有一个人也向他讲那个宫廷大笑话:
安东尼在希腊打胜仗了。
(卡瓦菲斯《公元前31年在亚历山大》)
这两天我又在读《卡瓦菲斯诗集》(黄灿然译)的第二辑,尤其是关于古希腊历史的那些臆想之作。有时我不喜欢它们,是因为我对他所谈论的历史知之甚少,但我从不会小觑,比如今天再读这首小诗时,我就觉得他能替我撑腰:为我写一些关于古代诗人创作观念的诗提供了榜样。在这里,他要涉足安东尼虚假的胜利这段历史,选择的是一个小贩的视角,这就是一种写作的凑巧,是一种可以效仿的技法。我在阅读时,一方面考察他行文的节奏,一方面注意历史信息的渗入速度;尽管是译诗,但我觉得受益的成分也不少。比如,我立即在纸上写下《公元409年陶渊明在重阳节》这首诗,它既是《己酉岁九月九日》的残存印象的显灵,也是开始用新瓶子装旧酒的试验。我认为许多素材,在借用卡瓦菲斯的语调之后,能够逐一变成可爱的诗篇。他对我最明显的一个帮助在于,我有时不得不写出一个长句,我想通过句法变化,使之成为几个单句,不让它显得文绉绉,这时我记起他的一些无所顾虑的长句,于是作罢,任由最初冒出来的长句充当诗的狭长通道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